“我們只是點評的搬運工”?馬蜂窩或捅出旅游網站“潛規則”
“點評造假”是否只是個別現象?通過調查,記者發現,旅游網站之間點評雷同的現象并不少見,“點評搬運”或成旅游網站“潛規則”。
顧客在面包里吃出指甲,泉州85度C被食藥監局約談
22日,市民吳女士反映其在泉州一家85度C面包店購買的面包中吃出了一截指甲。記者從泉州市食藥監局豐澤分局獲悉,已約談85度C面包店相關負責人,并將部署開展檢查。
揭秘自媒體黑公關:有企業給上百家交保護費,有的年入數千萬
近年來,自媒體“黑公關”讓一些企業聞之色變。“新華視點”記者調查發現,一些自媒體靠“黑公關”獲取高額利益,有的一年能收數千萬元“保護費”。
長沙律師訴云南白藥虛假宣傳獲立案:止血的不是白藥是西藥?
10月25日,律師劉高將“云南白藥”告上法庭,并要求其立即停止有關“云南白藥活性成分幫助減輕牙齦出血等”的虛假宣傳,在全國性媒體公開澄清事實并向全國消費者致歉。
央視曝光蘇州“失信一日游”,當地:從嚴處理,涉事導游被查
25日,蘇州市旅游局出臺了《關于央視“失信的蘇州”“一日游”報道中反映問題的處置方案》,表示對失信“一日游”“從嚴從快處理”。
涼山50萬斤蘋果滯銷急哭小女孩?政府:假的,故意賣窮賣苦
最近,一則關于四川涼山州鹽源縣蘋果的帖文在網絡上引發關注。針對此事,涼山州鹽源縣政府緊急發布聲明稱,帖文內容嚴重不實。
釋新聞|一直在飛的“大數據殺熟”存在嗎,技術上可行嗎
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軟件所副教授林懷忠表示,從技術角度來說,殺熟操作是可行的。平臺可以根據用戶日常的消費行為進行數據分析,得出相應的用戶數據畫像,建立個人信息庫。
客人進酒店撞上玻璃致眼部縫針索賠四千元,酒店:律師正處理
近日,柳女士在進入酒店時,不慎撞到了旋轉門一側的玻璃上,致使眼部受傷并縫針,她質疑酒店未盡到提醒義務,向酒店索賠醫藥費、誤工費和損壞的眼鏡等費用共4000多元。
85度C回應“顧客在面包里吃出指甲”:不能判斷異物來源
10月22日,泉州一女子向當地媒體反映,她在泉州大洋百貨85度C面包店購買了一個面包,吃的時候發現面包里有異物,一檢查差點吐了——面包里竟然藏著一塊剪掉的指甲。
互聯網平臺數據造假不鮮見,記者體驗“刷單”一單賺3.5元
在網絡上,花錢找人點評刷單,快速提升流量,早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。流程基本是:各類電商賣家向“刷單”平臺提出需求,再由平臺分配給各個“刷手”。
云南白藥牙膏被指止血靠處方藥成分,所屬化妝品國標并未禁用
澎湃新聞注意到,云南白藥發布的說明中,并未就該質疑作出具體回應,也未提及“氨甲環酸”在云南白藥牙膏中發揮的主要功效和作用,以及添加劑量等問題。
新華社揭自媒體洗稿產業鏈:千字10元,靠移花接木做成大號
記者調查發現,隨著相關部門對抄襲、剽竊的打擊力度加大,一些自媒體采取更加隱形的侵權手段,通過將他人原創摘編整合“洗稿”,已形成地下產業鏈。
不止云南白藥,市場銷售的6款牙膏中都發現“氨甲環酸”
處方藥“氨甲環酸”被添加到牙膏當中止血是否妥當,成為公眾關注的熱點。記者發現,目前有6款牙膏的成分表中明確列有“氨甲環酸”或“凝血酸”成分。
工信部回應“小區業主怕輻射破壞基站”:不必擔心影響健康
近日有媒體報道成都一小區部分業主認為基站有輻射,拒絕增基站甚至破壞基站設施。23日,工信部回應稱,運營企業在建基站時會進行環評,不必擔心影響健康。
快遞又漲價了:“三通一達”漲派件費,部分快遞柜也開始收費
事實上,類似做法在去年雙11前夕也出現過。快遞業即將進入每逢10月上調派送費的新周期嗎?在旺季漲價,快遞業又面臨哪些新問題?
媒體:長租公寓資金池到了必須監管的時候
于長租公寓往往需要預付半年甚至一年房租,但通過租金貸等金融方式,用戶可以進行分期付款。這意味著,一旦公寓方現金流出現問題,用戶可能賠上信用、丟了住處。
棗夾核桃營養成分含量竟超過產品自重,消費者投訴獲賠千余元
常州市民李先生在超市買了幾袋核桃夾心棗,發現上面標的營養成分蛋白質、脂肪等每百克含量,加起來居然超過100克。李先生認為,這是在欺騙消費者,于是投訴到消協。
乎睿“追擊”馬蜂窩:掌握部分接管抄襲賬號的馬蜂窩員工信息
乎睿數據團隊指出,因為點外賣吃壞肚子,給差評反遭回懟,才決定著手研發鑒別真假點評的產品,選擇馬蜂窩是因看到其廣告鋪天蓋地。
“我們只是點評的搬運工”?馬蜂窩或捅出旅游網站“潛規則”
“點評造假”是否只是個別現象?通過調查,記者發現,旅游網站之間點評雷同的現象并不少見,“點評搬運”或成旅游網站“潛規則”。
顧客在面包里吃出指甲,泉州85度C被食藥監局約談
22日,市民吳女士反映其在泉州一家85度C面包店購買的面包中吃出了一截指甲。記者從泉州市食藥監局豐澤分局獲悉,已約談85度C面包店相關負責人,并將部署開展檢查。
揭秘自媒體黑公關:有企業給上百家交保護費,有的年入數千萬
近年來,自媒體“黑公關”讓一些企業聞之色變。“新華視點”記者調查發現,一些自媒體靠“黑公關”獲取高額利益,有的一年能收數千萬元“保護費”。
長沙律師訴云南白藥虛假宣傳獲立案:止血的不是白藥是西藥?
10月25日,律師劉高將“云南白藥”告上法庭,并要求其立即停止有關“云南白藥活性成分幫助減輕牙齦出血等”的虛假宣傳,在全國性媒體公開澄清事實并向全國消費者致歉。
央視曝光蘇州“失信一日游”,當地:從嚴處理,涉事導游被查
25日,蘇州市旅游局出臺了《關于央視“失信的蘇州”“一日游”報道中反映問題的處置方案》,表示對失信“一日游”“從嚴從快處理”。
涼山50萬斤蘋果滯銷急哭小女孩?政府:假的,故意賣窮賣苦
最近,一則關于四川涼山州鹽源縣蘋果的帖文在網絡上引發關注。針對此事,涼山州鹽源縣政府緊急發布聲明稱,帖文內容嚴重不實。
釋新聞|一直在飛的“大數據殺熟”存在嗎,技術上可行嗎
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軟件所副教授林懷忠表示,從技術角度來說,殺熟操作是可行的。平臺可以根據用戶日常的消費行為進行數據分析,得出相應的用戶數據畫像,建立個人信息庫。
客人進酒店撞上玻璃致眼部縫針索賠四千元,酒店:律師正處理
近日,柳女士在進入酒店時,不慎撞到了旋轉門一側的玻璃上,致使眼部受傷并縫針,她質疑酒店未盡到提醒義務,向酒店索賠醫藥費、誤工費和損壞的眼鏡等費用共4000多元。
85度C回應“顧客在面包里吃出指甲”:不能判斷異物來源
10月22日,泉州一女子向當地媒體反映,她在泉州大洋百貨85度C面包店購買了一個面包,吃的時候發現面包里有異物,一檢查差點吐了——面包里竟然藏著一塊剪掉的指甲。
互聯網平臺數據造假不鮮見,記者體驗“刷單”一單賺3.5元
在網絡上,花錢找人點評刷單,快速提升流量,早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。流程基本是:各類電商賣家向“刷單”平臺提出需求,再由平臺分配給各個“刷手”。
云南白藥牙膏被指止血靠處方藥成分,所屬化妝品國標并未禁用
澎湃新聞注意到,云南白藥發布的說明中,并未就該質疑作出具體回應,也未提及“氨甲環酸”在云南白藥牙膏中發揮的主要功效和作用,以及添加劑量等問題。
新華社揭自媒體洗稿產業鏈:千字10元,靠移花接木做成大號
記者調查發現,隨著相關部門對抄襲、剽竊的打擊力度加大,一些自媒體采取更加隱形的侵權手段,通過將他人原創摘編整合“洗稿”,已形成地下產業鏈。
不止云南白藥,市場銷售的6款牙膏中都發現“氨甲環酸”
處方藥“氨甲環酸”被添加到牙膏當中止血是否妥當,成為公眾關注的熱點。記者發現,目前有6款牙膏的成分表中明確列有“氨甲環酸”或“凝血酸”成分。
工信部回應“小區業主怕輻射破壞基站”:不必擔心影響健康
近日有媒體報道成都一小區部分業主認為基站有輻射,拒絕增基站甚至破壞基站設施。23日,工信部回應稱,運營企業在建基站時會進行環評,不必擔心影響健康。
快遞又漲價了:“三通一達”漲派件費,部分快遞柜也開始收費
事實上,類似做法在去年雙11前夕也出現過。快遞業即將進入每逢10月上調派送費的新周期嗎?在旺季漲價,快遞業又面臨哪些新問題?
媒體:長租公寓資金池到了必須監管的時候
于長租公寓往往需要預付半年甚至一年房租,但通過租金貸等金融方式,用戶可以進行分期付款。這意味著,一旦公寓方現金流出現問題,用戶可能賠上信用、丟了住處。
棗夾核桃營養成分含量竟超過產品自重,消費者投訴獲賠千余元
常州市民李先生在超市買了幾袋核桃夾心棗,發現上面標的營養成分蛋白質、脂肪等每百克含量,加起來居然超過100克。李先生認為,這是在欺騙消費者,于是投訴到消協。
乎睿“追擊”馬蜂窩:掌握部分接管抄襲賬號的馬蜂窩員工信息
乎睿數據團隊指出,因為點外賣吃壞肚子,給差評反遭回懟,才決定著手研發鑒別真假點評的產品,選擇馬蜂窩是因看到其廣告鋪天蓋地。